深化战略引领 践行使命担当 为建设高水平区域医疗中心努力奋斗

坚持平战结合,做好能力储备,疫情防控扎实开展

健全防控体系。调整充实9个专业组,更新下发疫情防控制度百余份,科学建立“三级预检”和四大“防  御墙”,牢牢守住了安全底线,各项防控举措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赞扬。做好能力储备。持续加强院感防控、重症救治、核酸采样等培训工作,累计完成85场18579人次的培训。核酸检测能力提升至8万管/日。全年完成疫苗接种21650人次。稳步扩大重症救治资源的储备,紧急采购急需设备132台(套)。全力保障救治。8 ·20本土疫情期间,完成门急诊救治29663人次,住院3530人次,手术量639人次。疫情政策转段后,直面“大考”,坚持全院“一盘棋”“一张床”,确保感染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向社会诠释了“总院担当”。勇担支援任务。托管运行省内首家方舱医院。先后派出3支“整建制”医疗队共 339人支援哈尔滨、接管市方舱医院,支援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隔离宾馆等疫情防控一线,派出1.2万人次支援全市核酸采集任务,采集核酸889万人次,检验核酸3475万人次,为全市疫情防控贡献总院力量。

锚定功能定位,强化质量控制,医疗技术稳步提升

释放专业活力。开展“专科提升年”活动,肿瘤科、骨科、儿科成功入选省级重点建设专科项目,专科建设取得新突破。建立 MDT专家库,增加产科疑难危重、动脉狭窄性病变等病种 MDT,全年完成 MDT205例。 提升技术水平。审核并准入新技术、新项目37项;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和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等手术备案工作有序推进 ;全年完成日间手术3538例,三四级手术占比58.8%。强化质量控制。 医院市级质控中心增至32 个。成立“医技内审专家组”,推动医技科室诊断报告同质化、标准化建设。优化感控、护理质量。全面实施医院感染监测,医院感控监测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持续健全护理三级质控体系,对护理关键环节实施目标管理。

创新工作模式,增添发展动能,医院管理规范高效

完善管理措施。 成立“运营管理委员会”,召开管理专题培训6期, 医院管理不断提档升级。规范门诊出诊管理。推进腔镜一体化统一管理。深入落实药品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引入SPD项目,耗材物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持续推行手术科室分组管理。落实医保DIP支付改革工作。提升管理效能。加强手术室平台资源利用,提升首台手术准点开始率;严格落实国家集采政策,扩大招标采购力度;定期开展重点区域隐患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254项。激发管理活力。实施科主任和医疗质量考核;托管公安监管医院,建立“人员交流信息库”,有效盘活院区存量人力资源;扩大招聘岗位范围,全年引进147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7人,本科生100人。

发挥平台优势,推进科教进步,学科发展持续增强

教研能力不断提升。成功举办各级继教项目23项,血液内科、普外科填补了我院在国家级继教项目上的空白。临床技能实训、结构化考站(OSCE)和数字化考试“三大中心”全面投入使用,全年完成技能培训8000余人次。顺利完成全国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水平测试。研究生培养专业基地增至15个,新增硕士导师46名,全年接纳研究生72人。平台作用有效彰显。隆重召开“首届医师大会”,成功举办“第三届非手术科室临床思维病例大赛”“第三届手术科室视频大赛”以及“第二届责任主治医师胜任力大赛”。针对新入职医师,举办“第一期QC训练营”。科研成果竞相涌现。合作项目《乳腺癌综合防控模式的建立及推广应用》获省科技技术一等(进步)奖。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 1 项、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引导项目2项、吴阶平基金课题项目1项。与北京协和医学院签署协议,合作开展《社区糖尿病预防干预研究》。检验科通过ISO15189及CAP“双认证”;内科、外科、妇产科分获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生携手综合大赛第二名、第三名的好成绩。

提升服务品质,深化服务内涵,切实满足患者需求

拓宽服务范围。医联体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向杜尔伯特县医院、萝北县医院派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8人次,接收医联体成员单位进修人员 20人次, 与林甸县人民医院、肇州县人民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专科结对子,签订专科联盟协议41份。成功发布“大庆市卒中急救地图”,完成脑卒中高危因素筛查建档4873例,城癌筛查任务1422例。举办大型义诊活动9场,惠及群众1300余人次。提升服务品质。门诊医技楼动工建设,智慧医疗信息化新系统上线运行。成立我市首家“日间化疗中心”,收治患者1318例。完成医联体远程会诊等30余次。持续推行“无假日门诊”;增设儿童运动心理康复等9个特色专病门诊,新开展小儿髋关节检查等12个服务项目;“云影像”成功上线。开展门诊“微笑服务明星”评选等活动,累计收到锦旗、感谢信1000余次。 深化服务内涵。率先引进超高端640层高端CT、瓦里安智能直线加速器等大型医疗设备。心脏PCI手术再次突破2000例/年;完成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微创手术177例/年,各类无痛手术2965例/年;无痛支气管镜和无痛膀胱镜实现“零的突破”;省内率先成立疑难危重孕产妇 MDT 门诊,成立市内首家消化系统肿瘤早筛门诊和“ECMO 快速反应团队”。

加强党的建设,锻造过硬队伍,不断凝聚发展合力

政治站位不断提高。 医院各级党组织时刻与党中央、省委、市委对标对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重要意义,坚决做到“两 个维护”。重点工作扎实推进。认真落实“能力作风建设年”工作部署,成立活动领导小组,下设“一办七组五专班”,将46项医院重点任务全部纳入“四个体系”管理。组织基础不断夯实。围绕“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党建四联”工作机制落实等重点工作,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能力。作风建设持续深化。积极推动“五不”作风整治,持续深化行风教育。群团工作凝心聚力。坚持开展重要节日慰问、“生日送蛋糕”“夏日送清凉”等活动,举行志愿服务活动229次,群团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过去一年,医院创新晋位捷报频传。医院获省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省首届暖心医疗服务“优秀医院”及优秀案例、全国2022年度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先进单位;获批国家卫健委“普外科内镜培训项目第一批合作单位”;跻身国考B+ 方阵。检验科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省工人先锋号;重症医学科获省暖心医疗服务“优秀示范岗”;内一团支部荣获省五四红旗团支部;发热门诊获市五一巾帼文明岗;外一团支部获市五四红旗团支部;超声医学科、急诊医学科获市青年文明号。顾国忠获省劳动模范;杨志伟等获省“龙江名医”;殷响获省“最美医生”;周艳获省杰出护理工作者;聂晶获东北三省一区新医科教师讲课大赛二等奖 ;石晶获省健康科普能力大赛三等奖;刘宏、徐建军、孙薇等52名同志,呼吸内科43病区、新生儿38病区、医务部等11个集体被市卫健委授予“优秀医师”“医师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杨冬梅、王秀梅获市五一巾帼标兵;王立红获市女职工优秀工作者;殷响等三人获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摘自翟秀伟院长在十一届三次职代会上作的工作报告

点击:615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大庆油田总医院  
黑ICP备05009667  庆公网安备2306010183号  黑公网安备 2306020200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