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在油田总医院机器人手术间内,一场机器人辅助双镜(腹腔镜、胆道镜)联合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正在进行中,患者是一名71岁老人。
与以往手术不同的是,这是一台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参与的手术。主刀医生,通过操作台,操控机械臂精准定位,将患者病灶一并切除,避免了二次手术的风险。
目前临床常采用的序贯微创手术为逆行胰胆管造影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ERCP)+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需要先后经历两次全麻手术,无形中增加了手术风险、延长了住院时间;相较而言,机器人手术总体费用更低,而且失血量少、取石更彻底、疤痕小、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实现了“微创中的微创”,达到快速康复目的。
同时,相比于传统胆总管结石开腹手术,采用机器人辅助双镜联合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术后不需留置2-3周的T型管引流,避免了胆汁丢失、生活不便、心理负担过重等不利情况。
术中,只见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主刀医生殷响的操作下,有序调动各条“手臂”,灵活转动着每一个“关节”,在被放大10-15倍的3D立体影像的指引下,顺利切除胆囊,并解剖胆总管,切开胆总管前壁,然后进入胆道镜, 取出胆总管结石,手术过程顺利,且出血极少。
患者家属介绍,母亲今年71岁,上腹疼痛半年余,之后又发现全身皮肤黏膜黄染,间断发热,到医院就诊,诊断为胆囊结石胆囊炎、胆总管结石,经过多次治疗,未能解决病痛,严重影响了老人的生活,甚至威胁到了生命。
最终,殷响主任团队采用手术机器人一次性解决了患者的病痛。机器人手术不仅把病变胆囊连同结石一起切掉,同时也将胆总管内结石彻底清除干净,机器臂尤其在胆总管切开与缝合上具有绝对优势,患者术后几乎感觉不到疼痛。
6小时后就能下床活动了,第2天进流食,术后恢复非常顺利,5天后,患者便康复出院,出院时那高兴的心情溢于言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