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解决胸部肿瘤大问题
 

前纵隔肿瘤是一种常见胸部疾病,往往需要手术切除。尤其是巨大纵隔肿瘤,因其位置深,与重要脏器、大血管相邻,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是胸外科难度较大的手术之一。

以往的纵隔肿瘤切除手术需要开胸,剖开胸骨或从肋间进胸,创伤大、出血多、术后疼痛较为明显,且身体正面产生疤痕,给患者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

近年来,大庆油田总医院胸外科张振才主任医师团队成功开展胸部疾病微创手术,如微创肺结节、肺癌、食管肿瘤等,特别是在纵隔肿瘤的微创治疗上效果显著。

王女士自觉胸背部疼痛一年余,于是来到医院就诊。医生通过CT发现王女士患有“纵隔肿瘤”。

据张振才主任介绍,纵隔是一个特殊的解剖区域,位于两肺之间;胸骨和胸椎为前后界,纵隔内原发肿瘤以良性多见,也有部分恶性;因其内有重要器官,原则上纵隔肿瘤直径超过2厘米,不能排除恶性,建议手术治疗 。

按照传统手术方法,前纵隔手术要劈开胸骨产生15-20cm的切口。操作复杂、耗时长,还容易导致较多出血,由于创伤较大,患者术后也会产生剧烈疼痛,恢复时间较长。目前临床上纵隔肿瘤可以进行腔镜微创手术,经过周密细致的准备,张振才主任决定为其进行剑突下——单孔胸腔镜微创手术,医生给王女士做了4CM的切口,手术非常顺利,术后5天王女士就出院了。

关于前纵隔肿瘤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

近几年,胸心外科胸腔镜手术日趋完善,前纵隔肿瘤微创手术方式以剑突下入路为主流,只需在剑突下开一个3-4CM的小孔完成手术。对比传统开放式手术,剑突下入路视野清晰,避免伤及周围肌肉与神经,纵隔两侧切除彻底,精准安全。减少了不当操作带来的损伤,降低术中出血风险,且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术后疼痛感较轻。

为了解决经胸骨后微创手术胸骨不易抬举,影响手术操作空间的问题,总医院胸外科研制了胸骨自动抬举器,可自动将胸骨向上悬吊,形成良好手术操作空间,使微创手术得以实施,手术创伤减小,患者痛苦减小,术后恢复加快。

据悉,该装置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点击:327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大庆油田总医院  
黑ICP备05009667  庆公网安备2306010183号  黑公网安备 2306020200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