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温暖了这座城
 

这是一个关于核酸检测应急演练的故事讲述者叫宋桂红是大庆油田总医院消化四十病区护士长在此次演练中一天,一个人她为1409名居民采集了核酸样本背后发生的故事很暖,很有爱。

带着温度的“谢谢”

接到龙凤区核酸检测演练任务,我被分配到东城领秀小区。

1256点半,我们到单位集合,领取物资。此时天还没有全亮,医院里已经是一片忙碌了。负责统筹外采任务的非手术科室大专业护士长郜红梅带着姐妹们,将我们所需的物资已经打包完毕,写上了我们的名字,他们比我们来得更早。

在这些物资里,我发现了热贴,当时想这些东西我可能用不上。担心冷,我穿了两条棉裤、两件毛衣。

原定采样早上8点开始,提前半小时到小区时,我看见已经有居民排队了。我赶紧换上隔离服,开始工作。

我所负责的点采样护士只有我一个人,其他都是志愿者在配合。采样点设在小区的门岗处。怕我冷,屋子里特意放置了电暖气,可考虑到空气的流通,为了保证检测环境的安全,我要求把门岗的窗户打开了。这样空气也形成了对流,我坐在门口采样,风“呼呼”地吹着我,不一会儿,身上就开始冷了。

此时,前来检测的人已经排起了长队,大家冻得直跺脚,我尽全力加快采样速度。即使这样,还是会有人要等好久。

“真不好意思,我已经努力在快了,让你们久等了。”

“没事,就你一个人啊,真够忙的。”一位大爷到我面前摘下口罩时,冻得鼻涕瞬间流了下来。在采完样后,还一再向我说着“谢谢”。

还有一位小朋友,冻得小脸通红,临走还冲我行了个礼,说:“阿姨,辛苦了。”

我被这些感谢的话语包裹着,不再觉得冷了,同时双手不停地忙碌着,想着快点,再快点。

夹不起排骨的手

手消毒、取咽拭子、采样、放回咽拭子、拧紧试剂管瓶盖……我就这样重复着一遍又一遍动作。

每采完一个人,我都要进行一次完整的手消毒,因为天气太冷,反复消毒的手套脆裂了,口罩也很快湿了,我需要赶紧换掉。在我换口罩的时间,看到排起的长队,心里不由得再次催促自己快一点,再快一点。

现场的志愿者很给力,将一切流程都处理得井井有条,我只负责核对信息、采样的工作。即使这样,快到中午时,我的胳膊、手腕还是酸痛,脚也冻得有些麻。我想到了热贴,却没有时间贴。

一上午不知道采了多少个人,中午匆忙赶去社区吃饭。社区准备的饭菜很好,可是我发现自己的手夹排骨时很吃力。同事们开玩笑说,脊骨比棉签重多了!

简单吃了口饭,大家就又上岗了。这次我把热贴提前贴到了脚、肚子和后背上,感觉暖和多了。

下午4点多,天就开始黑了,忙了一天,眼睛有些模糊,光线也不太好,居民们很配合,用手机的手电筒自己照着嗓子,方便我采样。

就这样,晚上6点多,我和另外两个点的同事结束了采样任务。统计一下,一天时间,我共为1409名居民采集了核酸样本。结束时,大家胳膊都抬不起来了。

免单的出租车司机

在医院当天所有外采护士里,我们是结束比较早的。为了能早些回家,我们没有等单位来接我们的大客车。来自儿科的护士用手机打了车,接单的是一台来自吉利公司的黄色出租车。

“你们这是刚喝完酒?”“喝啥酒呀?我们连饭都没吃呢。”“那咋这么一身酒味。”“我们消毒了……”

上车后,司机大哥知道我们是出来采集核酸的护士,一直和我们说着辛苦。下车时,我们抢着付车费,大哥说什么也不肯要:“没看见我都没按计价器吗?你们谁也别抢,这单我请了!”

大哥说,因为疫情我们很辛苦,有机会能遇见我们,为我们做点事他感觉很欣慰。

听大哥说这话时,我的眼睛湿了。

宋桂红说,当天,油田总医院派出216名医务人员,下到龙凤区8个街道、154个采集点,完成了近21万人次的核酸采集任务。有些医护,采完样后还要将信息录入到检测系统,到家已经是凌晨。因为一天都在忙碌,宋桂红没有时间照一张采集核酸时的工作照,很多护士亦如此。

转自《微大庆》

点击:321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大庆油田总医院  
黑ICP备05009667  庆公网安备2306010183号  黑公网安备 2306020200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