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病人为中心 责任与关爱同行”他们是这样做的!
从手动登记,到信息化管理,是医院管理模式高效化的一个缩影,从洗手台上简简单单的一个挡水条,可以看到油田总医院优质服务持续改进的每一处细节,管理提升一小步,效率提速一大截,服务细化一小点,患者赞誉一大片。
“神秘”的二维码
麻醉手术科信息化管理那些事儿
“出入登记本消失了!”
一天,进出手术室的工作人员们发现,入口处少了点东西。
“终于不用再秀我那一手惨不忍睹的草书了!”大家笑着调侃道。
疫情期间,手术室出入人员统计管理项目激增,登记项目繁多,如今,一摞摞的出入登记本,在手术室入口再也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小小的二维码。
“扫一扫”这是年初防疫工作开展以来,麻醉手术科在管理工作上,推出的全新小举措,利用微信二维码,对进出手术室人员情况进行登记汇总。既准确便捷,又能减少人员聚集,对人员统计和管理能力也是一个质的提升。
“可谓一举多得。”
——
“高值耗材管理登记表呢?”
“没了!”
“那我们怎么领啊?”
“别着急,仔细看柜子上的标签,选好耗材,扫描二维码填写资料后,自然就能领了。”
走进材料库,眼前每个抽屉上都贴着一个分类二维码,医务人员需要填写病区、患者和领取人姓名、领取数量等信息,完成登记后,才可取走高值耗材。
“这样我们可以对高值耗材进行实时管理和数据采集汇总。”护士长房丽艳介绍,网络登记,切实实现了监管分离,后台数据库管人员仅可查阅和统计,不能修改,而主管人员则可通过后台进行日常监管,这比过去手写登记表更准确,且数据的安全性更高。
——
“慢点吃,慢点吃,这都下班了,咋还着急忙慌的!”
“不行,我这一会儿还有学习呢!”
避免人员聚集,又不间断科室教育培训,坚持提升医护人员综合能力和素质。疫情期间,麻醉手术科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的形式,把每周一次的政治和业务学习,从午间示教室,转移到了网络上。
“别以为改成网络学习就可以不认真,那是不行滴,因为我们还有线上考试!”不具名护士姐姐笑着说道。
——
“手术前一晚,要清淡饮食,术前6-8小时禁食禁水……”
“对对,我知道,我都明白。”
“你们不是有那个术前宣教视频吗?我这都看两遍了!”王老爷子说道。
日常术前访视、术中注意事项……麻手科微信公众号内发布的《油田总医院麻醉手术科术前宣教》小视频,依托麻醉知情同意书进行推广,患者想要了解的麻醉问题,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都能找到答案。
过去神秘莫测的手术室及手术流程,也揭开了神秘面纱,完全展示在所有患者面前,这是麻醉手术科信息化管理的一小步,也是其优质服务向前迈进的一大步。
“普通”的防水条
呼吸内科45病区以病人为中心持续改进服务
“发现卫生间有啥不同了没?”老王住院第三天,去了趟公共卫生间,就像发现了什么大秘密。
“啥不同?”老伴儿疑惑地问。
“今天卫生间地面没有水!我仔细看了看,是台子周围贴了防水条。”老王对这发现有点高兴。
原来,入住油田总医院呼吸内科45病区第一天,老王媳妇差点在卫生间滑倒,为这老王还对卫生员吼了两句。
今天,这小变化,在他心里,那是相当的舒服,他认为,这是人家医院把自己的话当回事儿了!
“住院一部所有病区都是公共卫生间,外面的洗漱区,由于用的患者和陪护很多,经常有水溅到地面上,卫生员频繁收拾,还是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护士长杨晓晶介绍,病区老年人较多,虽然设置了警示标志,但总归是不安全的,为此,她在整个水池台面周围设置了“安全防水条”,这样配合卫生员工作,能有效的控制积水外流到地面,把安全隐患降到了最低。
另外,她还给洗漱镜周边斑驳不清的墙面,贴上了漂亮的“防水贴”,既美观,又让人看着舒适。
“不管多小的变化,只要是真心为我们患者着想,我们总能感受到。”病区里和老王一样有双“慧眼”的患者和家属不在少数。
45病区这小小的“普通”防水条,挡住的不仅仅是滴落的水滴,还是更多的不安全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