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小瞧的妊娠+乙肝

“乙肝!会不会传染给肚子里的宝宝?”“乙肝妈妈还可以母乳吗?”

拿着化验单,小杨感觉一道晴天霹雳就砸在自己的头上,孕期过半,自己竟然查出了乙型肝炎,所有兴奋和期盼都被砸的粉碎。

原来,孕早期那毁天灭地的恶心和呕吐,不仅仅是早孕反应,还是身体给自己的提示,结果,却被忽略了。

油田总医院产科主任医师宋一丽介绍: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在妊娠合并症人群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且妊娠合并重症肝炎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需要引起所有备孕及孕期家庭的注意。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性疾病,致病病毒包括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及戊型肝炎病毒五种。

肝炎是把双刃剑,对孕妇和胎儿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在妊娠早期,肝炎可加重早孕反应,晚期则可能使子痫前期发病率增加。病情严重时,可影响凝血因子合成功能,导致凝血因子降低,易引发产后出血。

妊娠晚期合并肝炎,则易发展为重型肝炎,增加孕产妇死亡几率。

对于围产儿,肝炎可增加流产、早产、死胎及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肝功异常时,围产儿死亡率高达4.6%。

妊娠期患病毒性肝炎,病毒可通过胎盘屏障垂直传播感染胎儿,围产期感染的婴儿免疫功能尚未完全,有相当一部分将转为慢性病毒携带状态,以后容易发展为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癌。

 

乙肝传播途径都有啥

宋一丽主任介绍:可通过母婴、产时及产后,共三个途径进行传播。

母亲垂直传播,近年来虽有所降低,但仍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原因。新生儿及婴幼儿感染乙肝病毒后,超过80%将转变为慢性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如何减少传播

首先,所有孕妇应筛查夫妇双方的乙肝表面抗原。

其次,妊娠中晚期的HBV DNA载量≥2✘10^6IU/ml,在与孕妇充分沟通和知情同意后,可于妊娠24到28周开始给予替诺福韦和替比夫定进行抗病毒治疗。

再次,及时应用乙肝疫苗、乙肝高效价的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方案可以显著降低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

所以,产后新生儿尽早联合应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乙肝患者能母乳喂养

不一定。对于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产妇的新生儿,经过主动及被动免疫后,不管产妇乙型肝炎E抗体(HbeAg)是阳性/阴性,其新生儿都可以母乳喂养。

如果,因患者病情严重,医生不建议母乳喂养的,应尽早回奶,回奶时,禁用雌激素等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

 

听从宋主任的建议,小杨女士积极配合治疗,如今,她已经顺利生产,真正成了一个妈妈,宝宝也经过主动和被动免疫,幸运的未感染乙肝病毒,是一个健康活泼的小公主。

 

                                             /产科 邵星月

点击:344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大庆油田总医院  
黑ICP备05009667  庆公网安备2306010183号  黑公网安备 2306020200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