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到大庆油田总医院急诊神经内科就诊的患者,突发脑梗死的 患者有增多趋势,神经内科36病区主任宫旭海主任医师提醒,随着气温的逐步升高,不仅要注意防暑降温,还要注意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
宫旭海主任指出,人们一般认为,脑血管病多发于冬春季节,而夏季气候炎热,血管扩张,不易发生脑血管病。
其实不然,脑血管病一年四季都会发生, 相比之下,冬季发生脑出血的病例多一些,而夏季人们每天出汗多,尤其是老年人,循环系统功能减退,若不能及时补充水分,很容易造成血容量不足 ,血粘度增高,更容易发生脑梗死。
夏季预防脑血管病,我们应该怎么做?
宫旭海主任提醒,七方面要注意:
1\足量喝水:夏季要保证及时补充水分,尤其是老年人,口渴中枢和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退化,脱水时缺乏口渴感而不能及时补水。饮水宜少量多次慢饮,保证每日饮水量2000ml左右。
2\降温通风:注意室内降温通风,空调和电扇不要直接对着身体吹,温度不宜调得过低,且避免长时间使用。
3\合理饮食:夏季饮食宜清淡,低盐低脂,多吃蔬菜水果,出汗较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水,保证体内电解质平衡。
4\保证睡眠:夏季昼长夜短,许多老年人睡眠减少,更易造成血压增高,从而导致脑血管病的发生,因此,要尽量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午休。
5\适当锻炼:夏季不宜做剧烈运动,尤其是天气炎热时应减少户外运动,避免强阳光下暴晒,以免造成脱水导致血容量不足而诱发脑梗死。
6\管理三高:平素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患者,夏季更应该注重对血压、血糖、血脂的管理,要定期监测.夏季出汗多时,要根据血压测量结果适当调整降压药的用量,避免血压降低过快导致脑梗死的发生。定期到医院监测血糖,血糖过高或过低均可导致脑的能量代谢异常,而诱发脑血管病。
7\快速识别:如果有任何脑血管病症状:口角歪斜、一侧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利、饮水呛、复视等,请立即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