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甲状腺结节,浅谈核医学——
是良是恶 核医学让“结节”显性
核医学,对于很多不熟悉医院的人来说,是一个很神秘的科室。不同于大家熟知的CT、放射拍片这种“解剖影像学”,生五指看五指、长六指见六指。
核医学是利用核素发射的射线进行器官功能显像、体外分析诊断并利用射线的特性对一些疾病进行治疗所以——核医学又被称为“功能影像学”。
还不明白?那么,我们先举个例子。
小张体检中发现甲状腺长了结节。拿着B超检查结果,结节位置、大小、边缘等情况说得很详细,但这个结节是否具有甲状腺一样的功能?能不能分泌甲状腺的激素?通过解剖影像学检查都得不到答案。
临床医生建议她进行“功能影像学”检查,这就需要核医学科出场了。核医学科医生将碘的“同族”核素注射入人体后,对于其甲状腺结节的功能进行分析诊断。
结节没有甲状腺的功能,结节的显像剂会低于周围的甲状腺甚至没有显像剂的分布。
结节如有甲状腺的功能,显像剂就会和周围“长的”一样,或者明显比正常甲状腺都“亮”。这种结节产生激素时,会不听身体的调节,大家最担心的甲状腺癌就属于这一类 ,找到了就要消灭它,才能解决因激素过多产生的不舒服。
小张的核医学检查结果就不是很理想,她的甲状腺结节显示具有甲状腺功能。医生建议其尽快进行治疗。
核医学科主任马炎鑫表示: 如果身体其它地方长了具有甲状腺组织一样功能的“东西”,或者甲状腺迷路了跑到舌下、胸骨后等地方,核医学通过它的功能特点都能快速、准确的找到。
让大众担心的甲状腺癌问题,就可以依靠显像剂的分布情况,早期进行诊断。
以上只是核医学检查的冰山一角,随着医学仪器的不断进步,现在的核医学设备通过整合CT、MRI,利用“功能成像”的优势早期、灵敏的显示病变,又利用“解剖影像”的优势进行精准定位、鉴别,已经成为临床医生手中重要的武器。
文/核医学科 何志伟
大庆油田总医院核医学科成立于1985年,是大庆市唯一从事核医学诊断、治疗的临床诊疗科室。
科室拥有PET/CT、SPECT/CT,乳腺γ照相机,医用回旋加速器等大型医疗设备,为省内开展核医学诊疗项目最全的科室,同时也是省内最早开展PET/CT检查的科室。
开展了PET/CT的肿瘤诊断、分期检查,SPECT/CT的甲状腺扫描,全身骨扫描,肾动态扫描等特有的核医学检查项目;131碘治疗甲亢及甲癌转移灶,89-锶治疗全身骨转移灶,皮肤瘢痕、血管瘤的核素敷贴治疗等特色核素治疗项目。
本科室为黑龙江省核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成员单位,承担多所学校的核医学教学工作,历年来完成省、市级科研30余项,在核医学相关的检查及治疗上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