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歌这样唱到,“黎明的那道光会越过黑暗,打破一切恐惧我能找到答案,哪怕逆着光,就驱散黑暗,丢弃所有的负担,不带孤单。”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汹汹来袭,全国一盘棋,大庆也紧紧团结在一起,进入战备状态,油田总医院肿瘤科作为这盘棋中的一子,也快速调整运转起来,面对未知的挑战。
肿瘤/不可停诊
患者曾在哈尔滨、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治疗……
患者从其他医院过来的……
全市约有80%的肿瘤患者都聚集到了油田总医院肿瘤病房。高峰时,肿瘤科两个病区患者均达到了70-90人,这给病房和疫情管理出了极大的难题。
“疫情防控要求,不要聚集,可肿瘤患者治疗是个连续性不能停!”
积极学习新冠防控知识,贯彻落实医院的每项规章制度,提高医护人员对疫情的认识,同时还要对患者和陪护做好宣教和引导工作。
调配人员,做好防护,我们上!
据统计,自大年初二开始,疫情防控期间,油田总医院肿瘤一病区共出院患者700余人,二病区出院600余人,肿瘤门诊日门诊量130余人,放疗中心共完成260人次的放疗任务。
发热 /有惊无险
2月22日,一位定期入科输入血小板治疗的,乳腺癌术后,多发骨髓转移患者,出现咽部不适,偶有恶心、乏力,体温显示38.2摄氏度。
“患者某突然发热……”疫情肆虐期间,出现发热症状,确实让所有人心里一紧。
周大明主任及林刚医生仔细地询问了患者病史,安慰好她和家人的情绪,随即启动住院发热患者的应急预案……并亲自用轮椅带患者进行了肺部CT检查。
患者肺部结果显示正常,排除了其疑似的可能。
一切有惊无险。
但这次经历,让肿瘤科所有医护人员都把自己的神经又紧了一紧。
提效/日间化疗
“还是得想办法,加快病房周转率,疏导患者合理就医。”
化疗、靶向、内分泌、免疫等治疗,都是每月按周期来住院的。每天大量患者的集中就诊,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以往几个人一间病房的安排,在这个特殊时期,绝对不可能了。
那每个患者住单独病房,又可能造成大量患者因无床位而中断治疗,这也不行!
为此,肿瘤科上下集思广益,采取流调患者后办理入院,入院后再次双流调的方式。
通知患者在门诊做完各项生化指标且合格后再预约入院,并在当日安排直接化疗,并尽量一天内完成治疗,形成了全新的工作模式——日间化疗。
此举,使住院天数由原来的4.6天,降至1.5天。避免了患者聚集,又为其按计划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与此同时,放射治疗中心物理组和技术组,根据放射治疗患者的特殊性,制定了分时治疗、肿瘤放疗患者通行证、患者及陪护每日双流调诚信表等多项管理制度。
与此同时,还要求陪护人员出具血常规和肺CT结果报告,把交叉感染几率降至零。
情怀/请战一线
1月27日,“院里组织一批志愿者去急诊发热病房支援……”
消息一出,科室群里报名情愿的人一个接着一个
主治医师肖月情愿湖北后转战去了发热门诊支援;年轻护士闫敬秋要上一线;孩他妈王亚兰四次请战去湖北支援;护士王雪去了隔离病房工作至今……
“其实,疫情蔓延后,不论是冲锋在抗击疫情最前沿的医护人员,还是默默坚守岗位的白衣天使,每个人都是为了宝贵的生命而战,是英雄,都有着至高无上的家国情怀。”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这是一场全民的战争,疫情阻击战线上冲在最前面的,都有着无私奉献的情怀,国泰民安的大爱。
如今,油田总医院肿瘤病房的故事,还在继续。
供稿:外妇总支
编辑:李丹
版式:李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