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总医院
  
神经外科:活跃的脑电波
  2020/3/26
复制链接      ] 【打印】【关闭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在大庆油田总医院神经外科,有这样一群坚守岗位的白衣天使,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医疗救治,奋力挽救各类急危重症病人,为一个个脆弱的生命点亮希望,为一个个不幸的家庭送上幸福。

 

多学科协作,及时为垂危患者“拆弹”    

 

CT发现肺部炎症,无法排除是否为新冠肺炎患者

深度昏迷、脑出血、呼吸衰竭……

当所有人都谈“疫”色变时,今年68岁的王女士则遭受了一重又一重的致命打击。

310日,刚起床突然感到平生未有的剧烈头痛,随后出现抽搐、意识不清,昏迷过去

蛛网膜下腔出血+肺炎(不排除新冠肺炎可能)?

当油田总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王晓民主任医师见到患者时,患者已气若游丝,命悬一线

“患者肺部炎症明显,按疫情期间防护要求,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一声召唤,医院麻醉科、重症医学科、感染科、检验科……多个专业骨干迅速到位

患者迅速收入重症医学科

通畅呼吸道、取样核酸检测、气管插管、呼吸机准备到位……

严密的防护服,很快就让人湿了个透,但也丝毫没耽搁每名医护人员的动作。

一分钟、一分钟……

终于,在医护人员的奋力抢救下,患者极微弱的呼吸逐渐恢复正常,生命体征渐渐地稳定了下来。

311

患者入院第二天

经检查确认,此次发病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惹的祸。

值得庆幸的是,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排除了新冠肺炎的可能。

加之抢救及时,患者的生命体征已经稳定,具备了手术的条件。

定下详细的治疗方案,王晓民主任再次带领神经外科团队,为其实施了脑动脉瘤介入手术。

2个小时,完成脑动脉栓塞,成功排除了患者颅内的“不定时炸弹”。

312

患者入院第三天,王主任团队在微创显微镜下为患者清除了脑内的血肿。

目前,患者已顺利转出重症监护病房,正在恢复中。

 

没有“馅”的藕夹,是医者对生命的负责

 

“爸爸,藕夹什么时候能吃上?”

 “藕片切好了,我正在和馅,马上。”

下夜班休息,油田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唐海涛想为家人做一顿久违的团圆饭。

电话突然响起:男患,昏迷、瞳孔散大、头部CT显示左侧基底节区出血约80ML

撂下电话,唐海涛不得不再一次和家人说抱歉。

20分钟后,摘下围裙的唐海涛已经换好了手术服。

患者42岁,是家里的顶梁柱。妻子在手术室外泣不成声,几次接近晕厥。

“一定要把他救过来,不然这个家就完了。”唐海涛暗暗对自己打气。

19:30分,急诊手术开始了。

唐海涛在显微镜下精细轻柔的操作,确保每一根血管和每一条神经传导束不受损。

四个半小时后,手术终于结束,患者也转危为安。

 

安置和观察患者,应对家属不断的感谢,回到家中,已经是凌晨3点半。疲惫不堪的唐海涛看了看儿子,和还没和好的馅,回身又惦记起患者的情况。

目前,患者已逐渐恢复意识,准备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疫情防治期间,油田总医院神经外科仍一如既往的忙碌,辗转来到总院治疗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为医护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工作压力。

除正常治疗工作外,为了避免陪护的流动,医护人员还自觉照顾起每个病房患者的日常生活,打水、送饭、搬运……每个人仿佛都成了无所不作的小超人。甚至很多医生吃住在病区,随时待命。

这是一支有着钢铁意志、柔软内心、精湛技艺的外科团队,是他们的付出,才让一个个微弱的脑电波重新活跃起来。

  

供稿:心脏神经党总支

编辑:李丹  李华妍

摄影:李嶙

排版:李勇军

上一篇:输血科:疫情之下默默付出的平凡输血人 下一篇:心内科:50分钟,转身还给死神一个微笑
  医院导航|联系方式|技术支持||黑ICP备05009667|庆公网安备2306010183号   黑公网安备 23060202000030号
  所属单位: 铁人医院 南区医院 四厂医院 脑血管医院 版权所有:大庆油田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