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总医院
  
【关注】仁心天使绽“梅”香
——记油田总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护士长孙翠梅
  2015/1/5
复制链接      ] 【打印】【关闭
   
 

她,执着追梦,十六年坚守危重护理第一线。精心照护昏迷不醒的植物人,不眠不休守护油城首例“换心人”,全力参与抢救垂危老人四百多个日夜,以文弱双肩,默默担起无数生命的重托。

她,面若娇女,却性如翠柏,品比梅香,以娴熟的呼吸机操作技能,独到的盲插充气法留置十二指肠管技术、精湛的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成为同行眼中的护理专家,被患者誉为危重护理“铁娘子”。

先后荣获总院、矿区服务事业部、市卫生系统优秀职工、服务明星、“十佳”青年、巾帼建功之星、最佳医务人员等称号;多次在省市各级医护人员大赛上取得佳绩。

她,就是油田总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护士长——孙翠梅.

 

心怀梦想,她是重症护理“铁娘子”

梦想是一盏灯,照亮人生道路。

众所周知,重症护理最苦最累、压力最大,令很多医护人员望而却步。孙翠梅为何能一路坚守,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和全部的爱都奉献给了危重病人?问其动力,源自对“天使”梦的执着追求。

孙翠梅自小体弱多病,是儿科的常客。虚胖的小手,纤细的血管,难倒了不少护士。惟有一名叫赵秀琴的护士,总能一针见血。久而久之,赵妈妈精湛的技术、笑眯眯的形象,就住进了小翠梅的心里,白衣天使的梦想,也从此在一个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并逐渐长大。

        初中毕业,小翠梅拒绝了家人、老师的劝说,坚定选择了学习护理的道路。1999年,她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庆卫校毕业,被分配到油田总医院。选择岗位时,这个看起来娇滴滴的小姑娘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神经外科,这个当时全院最脏最累责任最重的岗位。做出这样的选择,目标只有一个:多学技术,早日成为像赵妈妈一样优秀的白衣天使。

抱着这样的目标和决心,孙翠梅自此开始了“护理苦旅”。工作一年后,作为护理骨干,被选调入了心内科。又是一年后,“跳槽”心脏重症监护室(CCU),不过这次是她主动请缨,目标还是一个:多学技术。2008年,因业务突出,她成为了CCU护理掌门人;2011年,再次转身,来到全市最大的ICU,成长为45人护理团队的领军人。

    就这样,四级阶梯,四次起跳,孙翠梅离梦想越来越近,却从没有想要跳出“脏累险”,坚守十六年,让闻者动容,让同行钦佩。

始终坚守的还有对病人不变的牵挂,即使是躺在病床上,孙翠梅想着的也是病人。2013年十月,ICU“火”了起来,三天之内收治了十多名重症肺炎患者,护理工作压力骤增。作为护士长,孙翠梅身先士卒,和护理姐妹一起不分昼夜照护患者。调整呼吸模式,吸痰,给药……穿着像粽子似的防护服,忙碌奔波,几近虚脱。连轴转的疲劳工作,让“铁娘子”孙翠梅倒下了,持续高烧不退。可她放心不下病人和同事们,藏起了入院通知书,回到了岗位上。“要不是看见她脸烧得通红,我们还蒙在骨里。”护士王平平回忆说。最后还是全科护士一起把她“摁”进了呼吸科。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在病人与家人间,孙翠梅也会找不到平衡。20143月,一起重大群体伤患者被送往ICU监护,正在她忙碌中,母亲打来了电话,说要到皮肤科住院。她知道母亲有湿疹过敏的老毛病,估计没啥大碍,简单地告诉母亲如何办理住院后就挂断了电话。一连几日守在病人的身旁,让她几乎忘记了这件事。当她几天后利用换饭时间去探望母亲时,却被母亲严重的病情而惊呆了:母亲的手脚裂着大口子,流着脓水,嘴肿得像腊肠一样。“楼上楼下这么近,你怎么才来啊……” 皮肤科孙主任理解孙翠梅的忙碌,但还是忍不住轻声责怪。

春去冬来,寒来暑往,孙翠梅已经记不清多少个夜晚,从家中赶往医院,记不清多少个节假日是在岗位上度过,也记不清对儿子说过多少次实现不了的“亲子游”,在她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白衣天使梦。

心怀生命,她是重症护理“多面手”

ICU,生死之间一线天。

各种医疗仪器运转的低鸣声,监护设备发出的报警声,患者的呼吸声、呻吟声,交织着医护人员匆忙的脚步声,以及那一根根纵横交错的生命管道,都在提醒,这里是ICU

ICU的病人是临床各科集中的危重病人,因此,对ICU的护理要求,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多专科的护理技能、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卓越的实践能力的有机融合。在护理部主任肖岷的眼里,孙翠梅就是这样的多面手,重症监护“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这一切都来源于孙翠梅十六年如一日的刻苦钻研与勤学苦练。直到今天,她还记得上班的头一年,参加“百针穿刺”竞赛失利带给她的打击与自责。“我永远不能因为我技术的缺陷,耽误了病人的生命”,这句话,她写在了学习笔记上,也从此刻在了她护理生涯的每一天。

提升护理技术,没有捷径,就是一个“练”。孙翠梅从自己的身体上练起,自己的血管条件不好,最适合练手了,既能体验到病人的痛苦,也逐渐磨练出了一针准的技能。连续几年在全院护理大赛上夺得静脉输液组的冠军。2006年,医院选派她代表医院参加全省护理技能大赛。此时,距离比赛已经不到三周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孙翠梅干脆把行李搬进了训练基地,三餐吃泡面,晚上挤在假人身边打个盹,抓紧一切时间掌握各种复杂而专业的护理技术,反复琢磨各种护理操作技巧,笔记写了一本又一本。当她最终在全省大赛上捧回了沉甸甸的二等奖,兴匆匆地赶回家时,两岁的儿子却怯怯地躲开了她热情的拥抱。

生命至贵,肩负着救死扶伤的重任,医护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因此,不论工作多么忙,任务多么重,孙翠梅始终如一地坚持专业学习。到CCU报到的头一天,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请人列出了业务学习计划和长长的购书单。然后利用午休,扎进了书店,扛回了《内科学》、《循环内科护理》、《心电图的识别与护理》等十来本大部头的业务书籍,连夜通读。如今这本厚达七百多页的内科学,泛黄的书页密密麻麻地记满了她的学习心得。在自学的同时,她还有意识地进行实践对比。每一个班,都早来一个小时,摸摸除颤器;每一个病人的心电图打出来,都独立分析一遍。一个月后,当她能够熟练地绘出病人的心电曲线,并明确指出病变原因时,CCU的医生们禁不住为她鼓掌“点赞”。

 时刻瞄准护理前沿,开展技术创新,让孙翠梅不断创造着生命奇迹。对于危重病人来说,“吃饭”是个事关生死的问题。静脉输入肠外营养、经胃管喂食以及借助手术、胃镜等有创手段留置肠管进行肠内营养,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医护人员想尽办法为患者全面补充营养。然而,对于那些胃功能丧失、无法搬运以及经受不了有创手术的病人,还是会面临被“饿死”的危险。看着病人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孙翠梅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她一面上网查阅国内外护理文献,搜寻肠内营养技术的新进展,一面利用开会、学习的机会,与国内外同行进行交流。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在北京学习并成功带回了徒手盲插充气法留置十二指肠管技术,凭着这一手“救命”技术,几年来,孙翠梅让众多危重患者得到了充分的营养支持、生命获得了新生。这一技术也填补了医院重症监护技术领域的空白,标志着医院重症护理技术水平又迈上了新的台阶。

凌寒之下,绽放的是沁人梅香。业务顶呱呱,出了名的“一针准”、心电图专家、呼吸机高手、深静脉穿刺能人、盲插留置肠管第一人,一个个美称,在同行中不胫而走。如今,临床上一遇到护理难题,很多病区都要找孙护士长会诊。在一次次和死神的搏斗中,孙翠梅以精湛的业务技能赢得了一次次胜利。 

心怀仁爱,她是重症患者“暖心人”

接受我的关怀,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

ICU的患者被称为“全托”病人:患者病情危重,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要24小时严密监护,治疗护理全部托付给医护人员。因此,在这里,最温暖人心的莫过于,医护人员给予患者的关怀和支撑。

沈大爷,一位多脏器衰竭的老人,因为病情加重,老人要求放弃治疗。“爷爷,你又不‘听话’了”,孙翠梅轻轻搂着老人的脖子,头挨着头,亲昵的如亲爷孙俩。老人一百六七十斤的体重也随之“压”在了她的身上。“我要吃……”“小馒头”老人认真地说。因为生病,老人很长时间不能正常进食,真的有些“馋”了。“那您听话,扎上针就给您买小馒头”,老人乖乖地伸出手。孙翠梅弯着腰,小心翼翼地把买来的小馒头一个一个地“喂”进去,又通过胃管一个一个地“捡”出来。过了“嘴瘾”,老人心满意足地笑了。

“医护人员做得比儿女还要多”,从这里转出去的患者常常这样感激地说。但由于是隔离治疗,患者家属看不到病房里的情况,有时难免怀疑和误解。

曾经有这样一名患者,气管切开不能说话,家里人总是担心医护人员照顾不周,每天来探视时都要查查送来的香蕉还有几根,量量防止褥疮的喷剂还剩几滴,甚至还要划一横杠做标记。面对这样的不信任,医护人员感到很委屈,孙翠梅鼓励大家,行胜于言,站在患者的角度,把工作做到更加完善”。一天,细心的孙翠梅发现这名患者满脸通红,不时地拍着肚子。当确定患者是肚子涨,排便困难后,立即按医嘱进行了开塞露肛塞治疗。半个小时后,患者排出了些稀便,但从患者痛苦的表情看,病情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凭着多年的护理经验,孙翠梅判断患者有粪便嵌顿。怎么办?只有用手抠了。在征得了患者同意后,她和护理员一起蹲在病床边,将患者嵌顿的粪便一块块取出,恶臭迎面扑来......患者感动得红了眼眶。当天又到探视时间,患者拉着女儿,对着孙翠梅,连连竖起了大拇指。“我爸爸说,你比亲闺女还要亲!”当听说了孙翠梅的悉心照护,患者的家人终于把猜疑的心放下了,全心全意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站在患者的角度,把工作做到更加完善”,是孙翠梅处理护患关系的“法宝”。对躁狂病人,实施适当地保护性约束,是必要的治疗手段,但患者家属往往不易接受。孙翠梅就会多次和家人沟通,说清利弊,征得患者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在具体操作中,她还会在约束带内垫入厚厚的毛巾,保护患者毫发无损。对于长期卧床的昏迷病人,她会注意保护患者的下肢功能卧位,加强褥疮护理。在一次全国医疗质量大检查中,当专家组亲眼目睹到,一位住院四百多天、体重二百多斤的昏迷病人竟然无一处褥疮发生,甚至连皮肤发红都没有,纷纷称赞“这是医学奇迹”。

奇迹的背后,是孙翠梅带领护士们对患者不抛弃、不放弃的照护,直至生命最后一息。患者王某,因病情严重,家人放弃了对他的救护。患者双眼水肿着孤零零地离去。“我不能让他睁着眼睛走”,是孙翠梅含着眼泪,带领护士用小毛巾将逝者的皮肤一点一点清洗,用眼药膏轻轻涂抹双眼,让这名逝者干干净净、安详地、有尊严地离开。

生命是神圣的,应该得到无微不至的关爱。坚守着这样的职业信念,孙翠梅带领护理姐妹,在ICU这个与死神抢夺生命的地方,抢救了无数生命垂危的病患,也赢得了病人及家属的理解和尊重,书写了护患和谐的新篇章。

心怀责任,她是重症护理“领跑者”

重症监护,重在患者的病情重、护理的工作重,更有肩上的责任重。

当前,重症监护救治水平,已成为现代化医院的标志。加强重症护理人才的培养,提高危重症护理技术水平,推动重症护理学科发展,瞄准这些新的目标,作为重症护理的领军人,孙翠梅开始了更多新的探索。

危重症护理来不得半点马虎。为此,孙翠梅亲手制定了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标准、专科操作指南和急救药品、毒麻药品日班日清制度等各种规章制度,并以身作则,努力使全科护士都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确保了各项护理工作有章可循,使ICU秩序井然,忙而不乱,工作效能得以充分发挥。

 “物件不大,可管用,解决了重症监护的大问题“,提起护士长发明的“四卡四表”,重症医学科王舟主任赞不绝口。

“爱心沟通卡”,为昏迷或者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不能说话的患者专用,上面有常见的生活问题,如:想见家人、吃饭、喝水、坐起、翻身、挠痒、小便、大便、冷了、热了等,只要翻动卡片,患者点头摇头,医护人员就能准确地知道患者想表达的意思,解决沟通不便的问题。

“安心输血卡”,为输血病人定制。颜色鲜明,血型醒目,杜绝了输血差错的发生,确保患者的用血安全。

“全心责任卡”和“信心康复卡”,全部悬挂在每一名患者的监护机器旁,一个为护士、护理员定岗定责,一个为患者燃起生的希望和信心。“您的健康是所有人的希望,为了所有人坚强起来”,鼓励的话语,让患者清醒后睁眼可见。

针对重症护理安全,孙翠梅更多的是运用高效而细化的菜单式管理。重症护理“四大表”(交接班表、压疮风险评估表、坠床风险评估表、导管护理风险评估表),从生命体征监护、各种生命管路管理、二便情况、药物应用甚至到鼻孔皮肤有无破溃,管理到位、责任细化无一疏漏之处。

每天上午,孙翠梅都会对着这“四大表”,床旁交接每个患者,大到患者插管引流管的护理,小到患者皮肤上0.1厘米的破损,从头到脚,都一一叮嘱交代。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她制订了详细的专科培训计划,设立了早会提问制度,在全科护士中形成了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学习习惯。更为可贵的是,她还毫无保留地把PICC、盲查留置肠管等技术倾囊相授给身边的护理姐妹们,和团队一起紧跟国内外护理学术的新进展,开展科研攻关,协助医院成功完成新技术、新项目。如今,这支团队无论技术实力还是服务水平都走到了全省前列。

凌寒梅花分外香。走过十六年的护理生涯,孙翠梅以忘我的情怀、卓越的技能、诚挚的爱心,将生命与责任,义无反顾地担在双肩,如凌寒梅花无声绽放,播撒爱心,香满人间。

上一篇:【关注】心怀大医大爱 镜下妙手回春 下一篇:【关注】扎根基层 守护生命
  医院导航|联系方式|技术支持||黑ICP备05009667|庆公网安备2306010183号   黑公网安备 23060202000030号
  所属单位: 铁人医院 南区医院 四厂医院 脑血管医院 版权所有:大庆油田总医院